您好,欢迎进入山东高百标识工程有限公司官网!

5s目视化管理|6s目视化管理|建构建筑目视化|精益生产|安全目视化_山东高百标识工程有限公司

全国服务热线

0531-88893400

新闻中心

0531-88893400
邮箱:185976638@qq.com
手机:132 9033 7653
电话:0531-88893400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奥体西路1222号力高国际3号楼618

公司资讯
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资讯
【6S目视化】6S管理之清洁篇(下)
发布时间:2021-11-02浏览次数:

员工不是因为你的期望而工作,而是因你的检查而工作---卡莉·菲奥莉娜(惠普公司前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)。

 

一、6S检查表的设计方法

 

1.6S检查表设计原则

 

(1)根据行业特征,企业特点与现状,检查表务必适合本企业。

(2)设计的检查项目全面且详细。

(3)设计的检查表要简明易填写。

(4)检查标准容易界定。

(5)检查表易操作易评分。

(6)及时更新与修订。

 

 

2.6S检查表内容设计

 

图片

(1)6S要素

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、素养、安全

 

(2)生产要素

人员、机器、物料、方法、环境、信息

 

(3)工作场所、空间

 

(4)人、事、物

 

 

3.6S检查表设计分类

 

(1)检查表设计分类(按区域分):

工厂现场区域检查表和办公楼科室区域检查表。

 

(2)检查表设计分类(按性质分)

公司评比检查表和部门自主检查表。

 

 

二、6S评分方法

1.6S评分表分制

百分制(满分为100分)

 

2.最终得分的计算公式

最终得分=“6S评分表”所评分数*加权系数K

 

3.为什么引入加权系数

由于各部门6S责任区域的人员数量、场地面积、工作性质、劳动强度、脏污易污染程度、实施难度等不同,甚至差异很大,为了客观公正、公平合理地评分,以此引入加权系数。

 

4.加权系数的计算

K加权系数;K1设备系数;K2面积系数;K3人数系数。

K=(K1+K2+K3)/ 3

 

 

图片
图片

图片

 

根据各部门6S责任区域的差异情况,设定设备系数K1、面积系数K2、人员系数K3,将这三个系数加权平均后得到各部门的加权系数K。

 

5.6S评分等级表

 

6S评分等级表设计

序号

分数

等级

1

90分以上(含90)

A(卓越)

金牌

2

80-90分(含80不含90)

B(优秀)

银牌

3

70-80分(含70不含80)

C(良好)

铜牌

4

60-70分(含60不含70)

D(合格)

达标

5

60分以下

E(不合格)

不达标

 

6S评分共分五个等级,60分达标,60分以下不达标,从等级上说明,A(卓越)等同于金牌;B(优秀)等同于银牌;C(良好)等同于铜牌;D(合格)等同于达标;E(不合格)等同于不达标。

 

检查是手段,改善才是目的,在前4个S扎实推进几个月(3个月以上)以后,再进行6S检查评分。

 

 

三、清洁的几点错误认知

 

1.错误认知:清洁就是清扫,打扫卫生而已

正确认知:清洁是维持巩固前3S(整理、整顿、清扫)的成果,并将其做法制度化、标准化、规范化,严格贯彻执行、定期检查与改进,清洁重在制度、标准建设与执行,而清扫重在点检设备。

 

2.错误认知:6S检查就是为了罚款

正确认知:在6S检查评比时,要以奖励为主,惩罚为辅,遵循多奖励、少处罚,多鼓励、少批评,多赞美、少责备的三多三少原则,物质和精神双激励,提升员工士气。检查是手段,改善才是目的。

 

 

3.错误认知:检查出问题后,找各种借口不改正

正确认知:6S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,如同设计、生产、品质工作一样,而不是额外的附加工作,现场必须保持干净整洁、安全、规范,有问题必须改正,同时管理人员、检查人员要提高沟通技巧、辅导技巧,共同努力进行现场的持续改善。

 

 

4.错误认知:6S检查只重视检查就行,不用事前辅导

正确认知:应先辅导再检查,进行全面的6S检查之前,要制定详细的推进计划、推进标准、实施方案,认真辅导落实,而不是从6S项目活动一开始就进行6S检查,导致员工疲于应付检查而不知道如何改善。

 

 

四、制度、标准与破窗效应案例

 

图片

什么是破窗效应?

当一个破坏规则与标准的人出现以后,没有及时给予处罚,连续的破坏

规则与标准的现象就会出现,这就是所谓的“破窗效应”。

 

“破窗效应”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·津巴多(PhilipZimbardo)提出,并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,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,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,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。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,他把车牌摘掉,把车篷打开,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。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,一个星期仍完好无损。然后,津巴多用锤子把那辆完好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,结果呢,仅仅过了几个小时,那辆车也被人偷走了。

 

图片

以这项实验为基础,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“破窗效应”理论,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物的窗户玻璃,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,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。久而久之,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。结果在这种具有强烈暗示性的氛围中,攻击性的行为就会逐渐滋生、猖狂,并成为一种主流性,甚至值得炫耀的行动。

 

结论:

“破窗效应”理论说明这样一个道理: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,必须及时修复“第一扇被打碎的玻璃窗”,以免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。因此规则、制度、标准一经制定,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,否则标准就失去了意义。

 

在6S规则、制度、标准建立与执行方面,破窗效应也同样起着作用。

 

制度高于董事长!标准大于总经理!你认同吗?


山东高百标识拥有专业的专家顾问团队、创新设计能力和自有工厂等优势,可根据客户行业及企业特色等,提供定制方案,充分满足客户需求。全国客服服务热线:0531-88893400
0531-88893400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