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进入山东高百标识工程有限公司官网!

5s目视化管理|6s目视化管理|建构建筑目视化|精益生产|安全目视化_山东高百标识工程有限公司

全国服务热线

0531-88893400

新闻中心

0531-88893400
邮箱:185976638@qq.com
手机:132 9033 7653
电话:0531-88893400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奥体西路1222号力高国际3号楼618

行业动态
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【5S目视化】5S整顿的标准输出
发布时间:2021-12-20浏览次数:

图片

 
在探讨了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性,和5S清理可以考虑建立和输出哪些标准后,让我们也本着同样的原则和方法,来看一下5S整顿,有哪些标准需要输出吧。
 

01

5S整顿有哪些关键活动和步骤

 

同样地,我们需要识别整顿有哪些活动需要标准化,并且识别这些活动中有哪些关键作业和步骤需要标准化。
5S整顿的开展,我总结为如下七步:
1,   研究物品的使用频率和数量
2,   进行动作观察和作业习惯的分析
3,   设计物品存储放置的方案
4,   必要时,进行方案的模拟演练
5,   试行方案并寻求反馈
6,   进一步完善方案
7,   将当前方案标准化
在这七步的活动中,涉及到非常关键的一些改善的理念和工具,例如我在整顿的这一关,重点和大家介绍了八大浪费的理念、动作观察、人机工程的原理、三定原则、目视化管理、防错法、ECRS;同时,我也强调了,三定原则是整顿活动的起点,也是“终点”;对于物品使用频率和数量的盘点,我们也需要对物品的使用频率和数量进行通盘考虑,并且建立起一套评判准则和相应的指导原则。
物品的存储放置方案初步设计出来改善方案后,什么情况下需要做模拟演练,如何做模拟演练,谁来牵头,哪些人参与?如何汇总反馈并根据反馈进一步优化方案?方案确定并实施后,又有什么需要以标准的形式予以输出?这些也都是我们可以作为着眼点予以考虑的。
同时,在5S清理活动中采用的定点摄影和红牌大作战,对于整顿的开展同样重要。那么我们如何确保这些活动的持续和有效开展呢?是否对于定点摄影和红牌大作战,特别是红牌管理系统,需要做进一步的升级和扩展呢?升级和拓展后的标准如何更新呢?
通过对5S整顿的活动和关键步骤的梳理,我们可以看到,5S整顿的涉及面是相当深广的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会特别强调,5S的推行,少即是多,慢就是快的原因之一。
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分别看看,5S整顿活动有哪些标准输出是我们可以考虑的。
 
02
定点摄影的延续和红牌大作战的升级
 
定点摄影同样适用于5S整顿。
通过前面的梳理,我们已经看到了,5S整顿将会有大量的标准需要建立和输出。而照片、录像等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,将对我们建立标准提供有力的辅助。
所以在清理活动所输出的定点摄影标准的基础上,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进一步推动定点摄影的开展,如何尽可能多而广地对改善活动的前后情况,收集相关影像资料。
而对于红牌管理系统,是时候考虑将红牌所覆盖的范围,向我们接下来开展的整顿活动拓展。
这意味着,贴牌所涉及的范围将随着5S整顿的开展,而向更深广的层面拓展:这包括物品是否有个“家”,物品是否满足“三定”,物品的目视化管理做得如何,物品的取用是否存在人为失误的可能或者实际发生过人为失误,物品的取用是否存在浪费和改善空间,是否有人机工程方面的不合理情况存在等,针对这些不符合整顿的偏差,我们要如何识别、记录、分析、制定解决措施、追踪。
而且我们也要考虑,要何时导入红牌大作战的拓展。是在整顿活动推行之初,还是等待初步改善方案进行了落实,我们培养了一定的能力且有了执行判断的基准(我个人倾向于后者)?红牌的内容方面,是否要增设有关三定、目视化、防错法的评判专栏?有关布局的研究,很大程度上需要工业工程、工程设计、工艺工程等方面的能力支持,那么我们该如何获得拥有这些能力的部门和人员的支持?
这些都是我们在拓展红牌大作战时需要考虑的方面,而这些考量的结果,就需要输出成为红牌管理流程标准的升级。
 
03
能力建设的标准
 
改善的推行,需要能力先行。
团队5S能力的建设,可以通过外部专业人士、或者内部专家的支持来导入,同时,边做边学,通过学以致用来付诸改善的实践活动,是能力培养和发展的一个好的方式。
不同于5S清理的开展,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工具相对简单,5S整顿的各项活动的推行,涉及到了很多改善的理念和工具、方法。我们非常有必要考虑,如何随着5S整顿的推行,将这些能力内化为企业内部的能力。这就涉及到了如何建立与这些改善理念和工具相关的培训体系,包括培训教材的标准化建立、内部专家的培养方式和标准、现有的人员培养和发展的体系是否能够支持5S整顿能力的建设、相应激励机制是否需要回顾和更新。
就比如培训教材的标准化建立。如果我们聘用了外部顾问来支持初期培训的开展和实践活动的开展,我们可能会从外部顾问处得到相应的培训教材,但是,我们是将之直接拿来作为内部培训标准呢,还是需要在此基础上,融汇进去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改善的实际案例?我们是否需要通过制定企业自身的培训标准,来作为内部专家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部能力建设的评判依据?(我个人倾向于后者)
培训教材的标准化,还只是培训体系的一部分。
培训体系的建设和维护还包括岗位技能矩阵的标准建立、人员技能评估的方式、如何根据个人技能评估制定和开展培训活动、内部培训师的培养、培训设施的建立和维护、培训效果的追踪等等。
相关整顿改善活动所输出的标准和规范,是否需要增加到相应岗位的技能矩阵中,如何建立和更新技能矩阵?以便我们对岗位技能有一个全面的规定和技能评判的依据。
该如何对人员的整顿有关的技能进行评估,以便我们确保相关人员切实掌握了所需的技能?我们又如何将整顿的技能评估的方法予以标准化,以便将来可以对新的人员采用同样的评估方式来识别技能差距、或者是评估验证培养的效果?
人员经过评估发现的技能差距,要如何来填补?特别是在第一波5S整顿活动开展之后,我们如何将这种技能差距的填补方式,作为一个规范性的标准作业来执行?而不是每次都要另起炉灶,每次都要依靠外部顾问?
如果想要在未来不只是依靠外部顾问、或者少数的内部专家,那么我们就该培养更多的内部专家。那么有没有一套规范的标准化的内部专家培养模式?我们需不需要通过5S整顿的开展,摸索出一套模式来?
你看,是不是越思考,就越发现5S整顿的标准化,在能力建设这个话题上大有文章可为。另一方面,这么多话题,我们也不可能一次性就全部建立起来。我们该如何取舍,如果识别对于企业自身当前状况来说的优先级事项呢?
这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,并识别优先级,然后付诸行动,进行标准的建立。
 
04
物品的三定标准和目视化管理标准
 
通过各项改善理念和工具、方法的指导,我们最终在5S的整顿这一关,需要输出切实的物品存储放置的规则。而这些规则和方案,必须要体现出三定的原则,并且因物制宜地采用直观醒目的目视化控制方式。
有鉴于此,物品的三定标准和目视化管理标准,是5S整顿所需要重点考虑要输出的标准。
物品的三定标准和目视化管理标准有什么区别呢?
物品的三定标准是针对特定区域内的具体各个物品,最终确定下来的三定存储放置方案。这将用来指导我们在改善实施后,依据标准来维持改善成果,做好对区域的日常整顿管理。
针对物品的三定标准,我们可以考虑是否要建立区域的物品存放示意图,或者区域整顿示例图,以便给大家提供一个全景式的参照标准。在全景示意图的基础上,我们要考虑,是否需要建立物品存放方式的标准清单,以便对特定区域的所有特定物品的日常管理维护,建立明确的标准。
这些都是特点区域特定物品相关的三定标准。
而目视化管理标准是什么呢?
它所指的是企业内部通用的目视化控制的标准,这个标准是用来指导目视化工作开展时,可以保持一致的标准和方式。
比如企业内部通过5S整顿的实施,会对物品的定位通过划线、贴标签等方式予以目视化,那么对于整个公司、某个特定区域来说,这些划线、标签的统一标准是怎样的,我们需要有个明确的标准。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颜色来划线,使用什么方式划线,线的宽度、尺寸、规格、实线还是虚线还是斑马线?标签的大小尺寸、标签的材质、标识的字体、字的大小和颜色如何?相关标识是否有图形方面的标准要求?标签的颜色管理的原则是什么?这些都是我们在目视化标准制定是需要考虑予以明确的。
有了清晰明确的目视化管理标准,当我们在任何区域开展5S整顿时,我们就能遵循统一的标准,而不至于各自另起炉灶,各自为政,从而避免企业内部的标识、划线等五花八门,令人眼花缭乱、晕头转向。
 
05
整顿活动的日常管理标准
 
和清理活动的开展一样,整顿活动的开展,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。
区域的首次整顿活动开展结束后,我们同样要考虑的是,如何在以后的日常管理中,做好现场物品整顿的管理。如果物品没有按物品三定和目视化标准的要求得以维护,我们该如何识别偏差和纠偏。是通过自我检查和确认的方式(红牌)?还是通过管理人员、第三方的定期巡查审核?或者是通过团队的固定频率的整顿活动的开展?或者是兼而有之?
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和人员的能力,来设定合理的方式和输出相应的标准,例如岗位日常整顿点检表(可以与之前的清理点检表合并为清理整顿点检表)、整顿活动维持的审核清单和审核方式(同样,可以考虑与清理的审核活动合并)、定期整顿开展的标准,或者多方结合的方式等等。
 
通过上述分享讨论,我们看到,5S整顿所涉及的标准输出是十分深广的。这些标准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轻易建立起来,也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全部包办。
我们需要结合当前5S整顿的步骤进度、关注重点、内部资源和能力水平、企业短中长期规划等各方面因素,综合考虑,并识别优先级,明确优先关注哪些标准输出的建立,制定标准建立的计划,并按计划落实。

山东高百标识拥有专业的专家顾问团队、创新设计能力和自有工厂等优势,可根据客户行业及企业特色等,提供定制方案,充分满足客户需求。全国客服服务热线:0531-88893400
0531-88893400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