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目视化管理】清洁也是一门脑力活
发布时间:2021-12-18浏览次数:
第一个故事是我曾经辅导过的台北工厂的一个换产改善小组。
当时经过分析,我们发现设备的计划清洁时间和换产时间,占了工厂损失的最大部分。而其中切片机的清洁和换产时间又是最高的。降低切片机的清洁和换产时间对于提高设备效率、降低损耗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遵循去现场的原则,我特意在切片机进行换产和清洁的时候,实地观察了一次完整的换产过程。整个切片线的换产由一位员工独立完成,他叫小黄。我和小黄礼貌地打招呼,并说明来意,不过小黄他表现出一幅爱搭不理的模样。
我看到他用压缩空气枪将落在设备外部防护罩上的粉尘吹掉,然后又将设备四周的粉尘堆拢在一边,然后打开设备防护罩,开始清理内部的粉尘,并铲除残留在设备上的物料。然后他又用气枪将落在设备顶部罩子上的粉尘吹落,并再次将落在设备内部和地面的粉尘依次吹落收拢。
另外在清理一个进料螺杆时,我发现他为了将进料螺杆的防护罩打开,先是到处寻找扳手,而螺丝的规格还不一样。在拿来了几个不同的扳手后,小黄又花了将近20多分钟的时间依次将八个内六角螺栓卸下来,然后这才能防护罩拆了下来。

我问小黄,为什么要将使用这种方式将进料螺杆封闭起来。小黄告诉我,安全部认为进料螺杆在工作时,存在安全风险,需要进行隔离,以防止身体误入从而导致安全事故。我继续问,那为什么会有不同形式的螺丝呢?小黄回答说,之前坏了维修时,换上了不同型号的螺丝。我继续问,那同样型号的螺丝会不会更方便?除了目前这种拆卸和安装方式,有没有其他更便捷的方式呢?比如锁扣?比如蝶形螺栓?小黄说,安全部担心锁扣会在设备运转时被人打开。那上锁呢?是不是会既能够满足易安装和拆卸的要求,又能够满足安全上不会被非授权的人打开,起到安全隔离的作用?
在后续和小黄的现场交谈中,我发现,小黄对于目前换产和清洁的作业,本身就有很多怨气。因为每次换产清洁,视不同的产品,最高要花180分钟到220分钟之间,非常费事耗时。小黄说,每次听到计划说今天要换产,就会心情不好。
我问小黄,我们刚才观察中,发现还是有很多机会的,比如设备的清洁顺序,如果从上往下开始清洁,就会避免先清洁中部和下部,然后再清洁上部而导致的再次污染;清洁的方法也是有机会,比如用气枪吹粉尘反而会导致粉尘四散,那能否该用吸尘的方式呢?另外在工具的准备、5S方面,进料螺杆的安装和拆卸方式等方面,也都存在着机会,那么对于这些机会,我们有没有想过呢?我们是否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寻找更多机会点并尝试改善呢?
小黄情绪非常强烈地说,嗨,这些我以前也都提过,可是提了没人理,也实施不了,时间一长,我也懒得再提建议了。
我将这次的现场观察所了解的情况,向工厂管理层做了汇报,特别分享了小黄心情不好和提了建议得不到落实的这两点情况。我问管理层,大家有没有决心要做出改变,愿不愿意向现场员工证明我们对换产清洁改善的关注和投入,能不能亲自到现场参与一次换产清洁并与员工一起来讨论机会点,并给以大力支持来落实所讨论和制定出来的改善措施。
管理层达成共识,计划组织一次由管理层亲自参与的现场换产清洁和观察活动,并在后续遵循SMED的方法,对换产清洁作业进行了优化改善。经一系列的初步改善,换产清洁时间降低了30%。不但如此,小黄由之前总是一肚子怨气,变得充满了干劲。在生产线上再次碰到我,总是会主动和我打招呼。改善活动开展的过程中,需要做一些总结工作,小黄对使用电脑制作图表不自信,我说这不要紧,手工在纸上画一下就可以。但是为了要很好地展示活动的成果,小黄特意自己先手工画了一稿,然后带回家让老婆帮忙用电脑又制作了一份精美的图表。
其他车间的员工看到切片车间的改善,以及管理层亲自到现场参与改善,都纷纷来问,类似的改善活动什么时候能到他们车间。
清洁工作本身需要付出体力,但是要推动清洁工作的改善,不只是需要开动脑筋,寻找清洁方式、清洁顺序、设备拆装等方面的机会点,不只是有现成的改善工具和方法可以借鉴,我们还需要聆听现场员工的心声,激励员工并提供切实的可以看得到的支持,同时也需要做好向上管理,激发管理层的认同和意愿。
在上一个故事里,通过对换产,特别是换产过程中清洁作业方式的改善,带来了效率的提升。但是就像我们之前分享的,有关清洁的要点之一是:总能保持清洁,好过总要清洁。
要想做到这点,我们就需要充分开动脑筋,识别污染源,并对污染源展开原因分析,同时能够在短期内针对污染源所带来的结果,采取临时的、纠正性的措施,而对可能的根本原因,展开调查和确认,并对确认的根本原因,从源头上研究和制定解决措施。
切片机因为生产工艺所需,需要在生产过程中,往物料里添加如大量的粉状物料,这些粉状物料,可以防止物料在加工成半成品的过程中,黏连到设备上,但是粉在添加过程中,也造成了污染,因为添加到产品表面的粉末,有相当一部分会被挡板挂掉,粉末在添加下落的过程中,两端的粉末也会掉落,同时粉末因为较轻,在开机和清洁的过程中,也会飘到设备外面,从而污染设备表面和周边环境。另外,漂浮散落在车间的粉尘,还会带来粉尘爆炸的安全风险。
对于切片机和其所在的车间人员来说,粉尘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污染源。
为了消除污染源,在尝试了“常规”的寻找具体的漏粉、落粉点等污染源,并尝试通过“消除、减少、控制”的手段进行改善后,切片车间的粉尘污染明显地改观,但是仍旧达不到“消除”了污染源的地步,只能说设备的污染程度减轻了,清洁工作变少了。
为了进一步消除污染源,车间人员想到了通过成像技术来对车间粉尘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。通过成像技术,大家可以更直观地看到粉尘飘浮的聚集程度,哪里粉尘更多,哪里粉尘相对较少,粉尘的一个飘浮轨迹是如何的,是从哪里飘到哪里的。这对寻找“扬尘点”、“污染源头”起到了很大的帮助。
通过不断尝试,切片车间的污染源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,清洁时间进一步降低。
所以,清洁不只是一门体力活,要想改善清洁工作,我们需要激励团队,培养更加自主自律的团队,并开动脑筋,不断尝试,寻找更好的方式来消除污染源,改善清洁方式和频率等。
山东高百标识拥有专业的专家顾问团队、创新设计能力和自有工厂等优势,可根据客户行业及企业特色等,提供定制方案,充分满足客户需求。
全国客服服务热线:0531-88893400